首页

优美之家论

时间:2025-05-28 12:44:08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70694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让文明风尚充盈网络空间——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爱上跑步三年后,我第一次参加西马。为此在赛前准备了多次针对训练,每天控制饮食,希望保持最好的状态迎接比赛。”西安青年李鹏远表示,此次比赛只要顺利完成就算圆满。

海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这些地区要注意

随着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出力波动性日益增强,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直言,目前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尚难以完全适应新能源发展需要,导致电力运行高峰时段顶峰能力不足与低谷时段消纳问题并存,成为影响电力供需平衡、制约新能源高效利用的突出问题。

民心所盼,改革所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新时代以来,改革的力度,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如今,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丰硕的改革发展成果,记录着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步伐。《决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习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作为天津迎击大清河洪水的第一关——静海区台头镇,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防汛任务艰巨。为支援天津的防汛工作,8月4日,应急管理部调派中国安能抢险救援队从长沙、重庆、武汉、唐山抽调了240名专业人员和170台(套)专业救援装备赶赴天津,抵达当天就立刻投入到了抗洪抢险一线任务中。

东西问丨广州海幢寺缘何自清代就吸引海内外目光?

气象专家表示,当前正值樱花盛放时节,预计此轮强降水过程将对盛花期的樱花树产生较大影响,部分樱花树甚至可能出现“一夜落光”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